广东一男子吃蟾蜍中毒身亡 民间偏方不可信
发布时间:2025-03-22 14:20:40 作者:南部战区 浏览量:905
广东珠海一男子因在家中食用蟾蜍中毒,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仍不幸去世。蟾蜍体内含有剧毒物质,严重中毒者有生命危险。蟾蜍的皮肤及腺体中含有多类有毒物质,包括蟾蜍毒素和肾上腺素类似物,这些成分可以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误食或过量使用蟾蜍及其分泌物(如蟾酥)会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直接接触蟾蜍还可能引起皮肤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甚至引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民间流传的“蟾蜍去毒偏方”缺乏科学依据,高温、泡酒或只吃腿肉都无法去除毒性。医学界人士表示,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即使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然能检出毒性成分。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来已有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案例。仅食用腿部肌肉也无法避免危险,因为毒素可通过淋巴循环渗透至全身组织。
珠海疾控提醒市民不要听信民间偏方,擅自食用蟾蜍及其制品。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如不慎误食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布预警,提醒市民预防有毒有害动植物中毒。近期气温湿度回升,野生动植物生长旺盛,每年3-5月是野生毒蘑菇、野生河豚鱼等有毒有害动植物中毒的高峰期。为预防中毒事件发生,请市民不要捕捞、采摘、买卖、食用野生毒蘑菇、野生河豚鱼等难以识别或来源不明的野生动植物。

收藏
最热文章
为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