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格莱美奖
发布时间:2022-08-29 15:20:33 作者:一只小趴菜 浏览量:194

“格莱美”(GRAMMY)是英文Gramophone(留声机)的变异谐音。以它命名的音乐奖迄今已有60多年历史,其奖杯形状如一架老式的留声机。
第53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于北京时间2011年2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的举行。
- 中文名
- 格莱美奖
- 外文名
- 53rd Annual Grammy Awards
- 举办时间
- 北京时间 2011年2月14日
- 举办地点
- 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
- 奖项类别
- 音乐奖
- 年度最佳作品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地 区
- 美国
1957年,美国洛杉矶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及名为格莱美的音乐奖因此诞生。首届于1958年颁发,以后录音学会每年举行一次颁奖仪式,奖项也由最初时的26项增加到28大类共101项。 格莱美音乐奖虽然是美国唱片行业中的奖项,但它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之一。音乐界的格莱美就如同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虽然毫无疑问地打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但世界各地的多数音乐人仍以能够捧得这架老留声机为荣。
格莱美所以能够为世界音乐人津津乐道,除了美国一直是全球流行音乐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乐的较高水平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它的权威性。美国录音学会是一个由众多资深音乐人组成的机构,已在美国各地设置了12个地区分会和一个制作人与工程师分会,会员超过万人。歌唱家、演奏家、词作者、作曲家、指挥、摄影、解说词作者以及音乐录像片制作人等15类专业人员均可申请担任评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发行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此职。没有真才实学和对音乐事业缺乏执着追求的人一般是进不了评委会的。由如此众多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会理所当然地会受到音乐爱好者的信任。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莱美音乐奖的评选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荐的作品必需选自当年。作品推荐上来后,首先要经过来自音乐界各领域的150多名专家筛选和资格确认,而后进行分类。除需由特别提名委员会投票的作品外,初选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评委进行第一轮投票。但每个评委只能从其中挑选自己专精的9项进行投票,当然他们还要投票选出当年的年度唱片、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个奖项。初评后的名单再交评委进行第二轮投票,每个评委的投票权除4个基本奖外,只能选择8个奖项进行投票。这些严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评选的公正性。
第三是它广泛的影响性。格莱美奖问世之初并没有多大名气,是电视帮了忙。电视不仅将格莱美原本刻板的颁奖仪式变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还通过向全球直播极大地提高了格莱美音乐奖的国际知名度。大量欧美歌坛巨星登台献艺,加上美国人擅长运用的舞台艺术和技术手段,更使格莱美的颁奖仪式成了风靡世界的娱乐活动。2月举行的第44届格莱美颁奖晚会就吸引了全球170个国家的约17亿观众收看。格莱美颁奖仪式走向世界为格莱美音乐奖成为全世界音乐人广泛接受的一个奖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格莱美获奖作品显然不是少数人炒作或唱片公司自吹自擂的产物,而是经过专家和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这些作品本身的高质量加上电视的渲染在使获奖者走红、唱片热卖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起到了领导音乐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评委们也是消费者,自然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热卖唱片、走红歌手、流行电影歌曲当然也最容易走进他们的视野。
除格莱美音乐奖外,美国录音学会还先后设立了终身成就奖、董事会奖及格莱美荣誉殿堂,以表彰有杰出成就和长久历史价值的人物和作品,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在格莱美评选范围内的人士和被历史埋没了的人物,比如黑人歌唱家就在他逝世22年后于1998年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美国录音学会还积极参与诸如唱片商标立法、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数码音乐下载诉讼等涉及唱片企业和个人权益的事业,并积极倡导艺术交流和音乐教育,格莱美基金会还为有困难的音乐人提供帮助,支持年轻人加入音乐人行列。 格莱美的所有奖项每年都由录音学会选举出的代表颁发给那些在录音艺术和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格莱美大奖的和其他奖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所有奖项的评比都不受销售和排行榜的影响, 而是完全取决于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贡献。
颁奖:北京时间2011年2月14日上午
地点:洛杉矶史泰博中心
Aretha Franklin Tribute——欧美群星
开场曲(从左至右),
Yolanda Adams 【罗兰达·阿达姆斯】格莱美奖得主,灵魂乐的知名歌手
Martina McBride【】乡村音乐的著名歌手
Christina Aguilera 【】格莱美奖得主。
Jennifer Hudson 【】奥斯卡奖和格莱美奖双料得主,著名歌手、演员
Florence Welch 【佛罗伦斯·韦尔奇】英国乐坛新星,乐队Florence And The Machine主唱,电影 《》有首歌《》是她唱的。
Born This Way——Lady Gaga
金曲串烧——B.O.B
类别 |
奖项 |
获奖者 |
综合类 |
年度最佳作品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年度最佳专辑 |
Arcade Fire《The Suburbs》 |
|
年度最佳歌曲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
年度最佳新人 |
Esperanza Spalding |
|
流行类 |
最佳流行女歌手 |
《Bad Romance》 |
最佳流行男歌手 |
Bruno Mars《Just The Way You Are》 |
|
最佳流行乐队/组合 |
Train《Hey, Soul Sister (Live)》 |
|
最佳流行合唱 |
Herbie Hancock, Pink, India.Arie, Seal, Konono No 1, Jeff Beck & Oumou Sangare《Imagine》 |
|
最佳流行器乐演奏 |
Jeff Beck《Nessun Dorma》 |
|
最佳流行器乐演奏专辑 |
Larry Carlton & Tak Matsumoto《Take Your Pick》 |
|
最佳流行演唱专辑 |
Lady Gaga《The Fame Monster》 |
|
舞曲类 |
最佳舞曲录音 |
Rihanna《Only Girl (In The World)》 |
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
La Roux《La Roux》 |
|
传统流行类 |
最佳传统流行演唱专辑 |
Michael Bublé《Crazy Love》 |
摇滚类 |
最佳摇滚歌手 |
Paul McCartney《Helter Skelter》 |
最佳摇滚乐队/组合 |
The Black Keys《Tighten Up》 |
|
最佳硬摇滚表演 |
Them Crooked Vultures《New Fang》 |
|
最佳金属演奏 |
Iron Maiden《El Dorado》 |
|
最佳摇滚乐器演奏 |
Jeff Beck《Hammerhead》 |
|
最佳摇滚歌曲 |
Neil Young《Angry World》 |
|
最佳摇滚专辑 |
Muse《The Resistance》? |
|
另类音乐类 |
最佳另类音乐专辑 |
The Black Keys《Brothers》 |
R&B音乐类 |
最佳R&B女声演唱 |
Fantasia《Bittersweet》 |
最佳R&B男声演唱 |
Usher《There Goes My Baby》 |
|
最佳R&B组合演唱 |
Sade《Soldier Of Love》 |
|
最佳传统R&B演唱 |
John Legend & The Roots《Hang On In There》 |
|
最佳城市音乐/另类音乐表演 |
Cee Lo Green《F*** You》 |
|
最佳R&B歌曲 |
John Legend & The Roots《Shine》 |
|
最佳R&B专辑 |
John Legend & The Roots《Wake Up!》 |
|
最佳当代R&B专辑 |
Usher《Raymond V Raymond》 |
|
说唱类 |
最佳说唱个人 |
Eminem《Not Afraid》 |
最佳说唱组合 |
& Swizz Beatz《On To The Next One》 |
|
最佳说唱合作 |
Jay-Z & Alicia Keys《Empire State Of Mind》 |
|
最佳说唱歌曲 |
Jay-Z & Alicia Keys《Empire State Of Mind》 |
|
最佳说唱专辑 |
Eminem《Recovery》 |
|
乡村类 |
最佳乡村女歌手 |
Miranda Lambert《The House That Built Me》 |
最佳乡村男歌手 |
Keith Urban《'Til Summer Comes Around 》 |
|
最佳乡村乐队/组合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
最佳乡村合唱 |
Zac Brown Band & Alan Jackson《As She's Walking Away》 |
|
最佳乡村乐器演奏 |
Marty Stuart《Hummingbyrd》 |
|
最佳乡村歌曲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
最佳乡村专辑 |
Lady Antebellum《Need You Now》 |
|
新世纪类 |
最佳新世纪专辑 |
Paul Winter Consort《Miho: Journey To The Mountain》 |
爵士类 |
最佳当代爵士乐专辑 |
The Stanley Clarke Band《The Stanley Clarke Band》? |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 |
Dee Dee Bridgewater《Eleanora Fagan (1915-1959): To Billie With Love From Dee Dee》 |
|
最佳爵士乐器独奏 |
Herbie Hancock《A Change Is Gonna Come》 |
|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 |
James Moody《Moody 4B》 |
|
最佳大爵士乐团专辑 |
Mingus Big Band《Mingus Big Band Live At Jazz Standard》 |
|
最佳拉丁爵士专辑 |
Chucho Valdés And The Afro-Cuban Messengers《Chucho's Steps》 |
|
灵乐类 |
最佳灵乐表演 |
BeBe & CeCe Winans《Grace》 |
最佳灵乐歌曲 |
Jerry Peters & Kirk Whalum《It's What I Do》 |
|
最佳摇滚/说唱灵乐专辑 |
Switchfoot《Hello Hurricane》 |
|
最佳流行/当代灵乐专辑 |
Israel Houghton《Love God. Love People.》 |
|
最佳南方、乡村或蓝草灵乐专辑 |
Diamond Rio《The Reason》 |
|
最佳传统灵乐专辑 |
Patty Griffin《Downtown Church》 |
|
最佳当代节奏蓝调灵乐专辑 |
BeBe & CeCe Winans《Still》 |
|
拉丁类 |
最佳流行拉丁专辑 |
Alejandro Sanz《Paraiso Express》 |
最佳拉丁摇滚/另类或城市音乐专辑 |
Grupo Fantasma《El Existential》 |
|
最佳热带拉丁专辑 |
Spanish Harlem Orchestra《Viva La Tradición》 |
|
最佳墨西哥/美洲专辑 |
Little Joe & La Familia《Recuerdos》 |
|
最佳特加诺专辑 |
Intocable《Classic》 |
|
最佳诺特诺专辑 |
El Güero Y Su Banda Centenario《Enamórate De Mí》 |
|
最佳Banda专辑 |
El Güero Y Su Banda Centenario《Enamórate De Mí》 |
|
蓝调类 |
最佳传统蓝调专辑 |
Mavis Staples《You Are Not Alone》 |
最佳当代蓝调专辑 |
Pinetop Perkins & Willie 'Big Eyes' Smith《Joined At The Hip》 |
|
民谣类 |
最佳传统民谣专辑 |
Buddy Guy《Living Proof》 |
最佳当代民谣/美国本土专辑 |
Carolina Chocolate Drops《Genuine Negro Jig》 |
|
最佳印第安音乐专辑 |
Various Artists《2010 Gathering Of Nations Pow Wow: A Spirit's Dance》 |
|
最佳夏威夷音乐专辑 |
Tia Carrere《Huana Ke Aloha》 |
|
最佳柴迪科舞曲/Cajun音乐专辑 |
Chubby Carrier And The Bayou Swamp Band《Zydeco Junkie》 |
|
雷鬼类 |
最佳雷鬼专辑 |
Buju Banton《Before The Dawn》 |
世界音乐类 |
最佳传统世界音乐专辑 |
Ali Farka Touré & Toumani Diabaté《Ali And Toumani》 |
最佳当代世界音乐专辑 |
Béla Fleck《Throw Down Your Heart , Africa Sessions Part 2: Unreleased Tracks》 |
|
儿童类 |
最佳儿童音乐剧专辑 |
Pete Seeger With The Rivertown Kids And Friends《Tomorrow's Children》 |
最佳儿童朗读专辑 |
Julie Andrews & Emma Walton Hamilton《Julie Andrews' Collection Of Poems, Songs, And Lullabies》 |
|
朗读类 |
最佳诵读专辑 |
Jon Stewart《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 Presents Earth (The Audiobook)》 |
喜剧类 |
最佳喜剧专辑 |
Lewis Black《Stark Raving Black》 |
音乐剧类 |
最佳音乐剧专辑 |
Billie Joe Armstrong《American Idiot (Featuring Green Day)》 |
电影/电视/视频类 |
最佳改编影视音乐专辑 |
Various Artists《Crazy Heart》 |
最佳原创影视音乐专辑 |
Randy Newman《Toy Story 3》 |
|
最佳影视歌曲 |
Ryan Bingham & T Bone Burnett《The Weary Kind (From Crazy Heart)》 |
|
作曲/编曲类 |
最佳器乐作曲 |
Billy Childs《The Path Among The Trees》 |
最佳器乐编曲 |
Vince Mendoza《Carlos》 |
|
最佳器乐编曲伴唱 |
Christopher Tin《Baba Yetu》 |
|
包装类 |
最佳唱片包装 |
Michael Carney《Brothers》 |
最佳盒装/限量发行版包装 |
Rob Jones & Jack White III《Under Great White Northern Lights (Limited Edition Box Set)》 |
|
专辑注解类 |
最佳专辑注解 |
Robert Gordon《Keep An Eye On The Sky》 |
历史类 |
最佳历史专辑 |
Jeff Jones & Allan Rouse; Paul Hicks, Sean Magee, Guy Massey, Sam Okell & Steve Rooke《The Beatles (The Original Studio Recordings)》 |
非古典类制作类 |
最佳非古典类工程专辑 |
Michael H. Brauer, Joe Ferla, Chad Franscoviak & Manny Marroquin《Battle Studies》 |
年度最佳非古典类制作人 |
David Guetta & Afrojack《Revolver (David Guetta's One Love Club Remix)》 |
|
最佳非古典类混音唱片 |
Keith O. Johnson, Keith O. Johnson, David Frost《Britten's Orchestra》 |
|
环绕音响类 |
最佳环绕音响专辑 |
|
古典类制作类 |
最佳古典类工程专辑 |
Mark Donahue, John Hill & Dirk Sobotka《Daugherty: Metropolis Symphony; Deus Ex Machina》 Leslie Ann Jones, Kory Kruckenberg, Brandie Lane & David Sabee《Porter, Quincy: Complete Viola Works》 |
年度最佳古典类制作人 |
David Frost |
|
古典类 |
最佳古典专辑 |
《Verdi: Requiem》 |
最佳管弦乐队 |
Giancarlo Guerrero《Daugherty: Metropolis Symphony; Deus Ex Machina》 |
|
最佳歌剧唱片 |
Kent Nagano《Saariaho: L'Amour De Loin》 |
|
最佳合唱团 |
Riccardo Muti《Verdi: Requiem》 |
|
最佳器乐独奏(与管弦乐队合作) |
Mitsuko Uchida《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s. 23 & 24》 |
|
最佳器乐独奏 |
Paul Jacobs《Messiaen: Livre Du Saint-Sacrement》 |
|
最佳室内音乐演奏 |
Parker Quartet《Ligeti: String Quartets Nos. 1 & 2》 |
|
最佳小乐队演奏奖 |
Jordi Savall《Dinastia Borja》 |
|
最佳古典演唱 |
Cecilia Bartoli《Sacrificium》 |
|
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 |
Michael Daugherty《Daugherty, Michael: Deus Ex Machina》 |
|
最佳古典跨界专辑 |
Lucas Richman《Tin, Christopher: Calling All Dawns》 |
|
音乐录影带类 |
最佳短篇音乐录影带 |
Lady Gaga《Bad Romance》 |
最佳长篇音乐录影带 |
The Doors《When You're Strange》 [1] |
靠“小辈”焕发青春
老将 老到经典
格莱美一直被认为恋旧且敬老,本届也不例外。本届颁奖礼最大牌阵容是传奇音乐人,他将携新人一起完成向民谣音乐致敬的表演环节。而滚石乐队主唱也要向已故的灵魂歌王索罗门·伯尔克致敬。1986年滚石乐队曾获得过终身成就奖,当时乐队通过卫星直播信号演唱了一首歌,而乐队从来没有真正登上过格莱美的舞台。格莱美颁奖礼的制作人表示,31年来一直想促成米克·贾格尔和滚石乐队登台表演,但这个愿望才实现。
奖项方面,美国著名说唱歌手获得10项提名领跑本届格莱美,这位“奔四”的老将身后有一群80后竞争者,,获得9项提名,Lady Gaga获得6项提名。但外界一直认为,格莱美有敬老原则,奖项要尽着老将拿。因此艾米纳姆被认为是年度专辑大奖的。
新秀 嫩到出水
为了保证收视率,本届格莱美在表演环节下足了功夫,尤其要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而Lady Gaga、凯蒂·佩里等这几年新崛起的歌手是制胜关键。Lady Gaga在2012年的格莱美颁奖礼上与搭档完成了开场表演,两人的合唱博得满堂彩。她的表演环节也是一大重头戏。
另外,入围最佳新人奖的·比伯此番登台也备受关注,他与老师说唱天王的表演环节备受关注。此外,比伯还将和的儿子同台献艺,16岁的贾斯汀和12岁的贾登极大降低了格莱美收视群的平均年龄,有评论认为53岁的格莱美焕发出少见的青春色彩,仿佛一下子年轻了10岁。
另据悉,正在美国录制新专辑的将出席格莱美。同时,入围“最佳古典跨界专辑”的中国姑娘也将走格莱美红地毯。 [2]
中规中矩的结果
商业大作收获不小
格莱美延续了自己对于主流商业作品的青睐,取得了310万张惊人销量的《Need You Now》帮助Lady Antebellum拿下了六项提名中的五项大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而艾米纳姆(Eminem)的专辑《Recovery》也在说唱领域表现不俗,拿下了年度说唱专辑的大奖。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粉丝的也凭借这大热单曲《Bad Romance》斩获流行类最佳女歌手和流行类最佳专辑两项大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舞曲类歌手。
比较让人遗憾的是(Katy Perry),拥有多首热门单曲和亮眼销量的她虽凭借专辑《Teenager Dream》获得了六项提名,但最终却一无所获,而凯蒂现场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失落之感。
口碑之作获得肯定
格莱美最大的两个冷门就是来自于年度专辑和年度新人这两个奖项,尽管获奖者Arcade Fire和Esperanza Spalding名头不如其他入围者响亮,但是良好的业界口碑让他们成功杀入提名名单,并最终折桂。
来自加拿大的独立乐队Arcade Fire的专辑《The Suburbs》被无数乐评人盛赞,只是由于太过独立而未被广大歌迷所知晓。而当晚,激动的主唱温-巴特勒(Win Butler)在得奖之后带着乐队成员返场演出,掀起全场高潮。
而击败了Drake、(Justin Bieber)、Florence with the machines等知名音乐人而登顶最佳新人奖的Esperanza Spalding在现场激动的不能自已,这位26岁的爵士女歌手从出道开始就被业界所看好,喜出望外的她在发表感言时深情地对格莱美表示感谢。
现场表演精彩纷呈
格莱美的现场表演有诸多大牌歌手的加盟,艾米纳姆、Muse乐队、Lady GaGa等人均奉献出了精彩的演绎。而当晚的最精彩的表现则当属主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的演出。
在对传奇灵魂歌手所罗门-博克(Solomon Burke)的致敬表演中,摇滚巨星米克-贾格尔展示出了自己对灵魂歌曲独到的理解,将所罗门1964年推出的热门单曲《Everybody Needs Somebody to Love》诠释得淋漓尽致,成功点燃了全场的激情。
而音乐人Cee Lo Green携手奥斯卡影后-帕尔()演唱的《The Song Otherwise Known as 'Forget You'》则十分诙谐可爱,饶有趣味,俏皮的格温妮丝爬上钢琴,与Cee Lo Green展开互动,两人之间的默契互动让人印象深刻。
白人说唱教皇艾米纳姆(Eminem)连唱两首神曲,分别是携手著名女星蕾哈娜(Rihanna)演唱的《Love The Way You Lie》、和Dr.Dre、Skylar Grey合作的《I Need A Doctor》,他们四人的表演成为当晚最震撼的演出之一,Eminem激情亢奋的饶舌、Rihanna销魂的声音、Dr.Dre浑厚的声线、Skylar Grey悲怆的呼喊,让时间停在那一刻,让人久久不能从中解脱。
如果你还津津乐道于GAGA2010年格莱美红毯上的“撑伞装”,那么赶紧把你最亲爱的喊出来看雷母吧,因为就算你再怎么睁大眼睛,也不一定知道躲在“琥珀”里的GAGA究竟在做什么。
妮基·米纳什
饶 舌女歌手妮基·米的一身印第安豹纹让人过目难忘,如同棉花糖一般的发型也让人恨不得凑上前去咬上一口。只可惜这一身整体造型虽力求突破,但看上去总还是有 点 像GAGA 一两年前的造型,颇有点逃不过如来佛掌的尴尬。
虽没玩概念,但蕾哈娜的白色长裙雷在细节,如雪之白与其的黝黑肌肤形成强烈反差,定睛一看居然还是件透视装。在GAGA露出真面之前,真说不好谁比谁更勇敢。
“格莱美”的如意算盘在于即娱乐大众又引导方向,这一目的在“格莱美”上彻底实现。直到综合类大奖颁发前,“格莱美”一直在娱乐大众,Lady Gaga的超现实蛋壳装,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的歌曲串烧、凯蒂·佩里(Katy Perry)的飞天天使表演以及Cee Lo Green的火鸡装演出均是在最大程度地吸引主流大众眼球。这时的“格莱美”就是一场一团和气的大派对,所有流行元素尽显无余,也是一场汇报演出,让全世界观众目睹上一年美国流行乐坛的成绩。这时所有人都是欢乐的,沉浸在奢华跟惊艳之中。到了颁奖时刻,风头立马改变,“格莱美”就如变脸一般从喜面演员变成严厉评判,爵士女歌手Esperanza Spalding获得“最佳新人”、“门廊之火”夺走“年度专辑”,Lady Antebellum包揽“年度制作”和“年度歌曲”,结果让多数人震惊,尤其前两座奖杯的归属让人始料未及。
本届“格莱美”将自己的底线再次重申,传统、质量、新意。
第53届格莱美奖传统
Lady Antebellum的风光就是“传统”最好的定义。乡村乐在史上的地位就是王冠与明珠,宝剑与剑柄的关系,至关重要。所以,作为美国最为重要的一项大奖,对于自家的宝贝音乐一定是要多多肯定。乡村乐在“格莱美”上的优厚待遇已经由来已久,从2007年的(Dixie Chicks)开始,到2011年的泰勒-斯威夫特(),到2012年的Lady Antebellum,“格莱美”都给予最彻底的肯定。而这种近乎有偏袒的肯定也完全深得民意,美国人的民意。相比于2010年泰勒-斯威夫特获奖时的非议,Lady Antebellum可谓实至名归,Lady Antebellum的单曲《Need You Now》旋律动听,歌词优美,并且是2010年的热门单曲,这样的乡村作品很容易就在评委中引起共鸣,身为美国当下最有主流潜力的乡村组合Lady Antebellum他们有理由在“格莱美”如此大的场面上得到嘉奖,并进一步向超级组合发展。美国人向来有将事情搞大的习惯,成就一个组合,然后让全世界人膜拜。
“格莱美”受到诟病中最多的一项即是保守,这一次他们仍旧保守,并且顺理成章地维护了美国音乐的传统。
第53届格莱美奖质量
独立乐在奋起,“格莱美”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第51届大奖上嘉奖罗伯特-普兰特(Robert Plant)和艾莉森-克劳斯(Alison Krauss)之后,“格莱美”对于独立乐的肯定愈发强势,“格莱美”总共542个提名中独立艺人占据273个席位,并且有“门廊之火”和Mumford and Sons竞争综合类大奖。独立乐能登上大舞台靠的不是营销和宣传,而靠的是音乐质量。而且依照“格莱美”的标准,质量才是杀手锏,一切热捧和销量在质量面前都是浮云,败给了质量为主的“门廊之火”, 贾斯汀-比伯输给了质量为主的Esperanza Spalding。也许艾米纳姆的失败有些冤屈,但贾斯汀-比伯的空手而归是在无甚可叹。
对于说唱乐的认可,“格莱美”一直存在保守,因为说唱乐本身是种颇有争议的乐种,“格莱美”对于争议几乎是谈之色变,所以在历年的颁奖礼上,说唱乐在综合类奖项中从未占过便宜,这一次,即便是众望所归,艾米纳姆还是第三次失手,未能获得“年度专辑”。
第53届格莱美奖新意
贾斯汀·比伯、、凯蒂·佩里的失败可以看作是缺乏新意的失败,而布鲁诺·(Mars)的成功则是新意的成功,布鲁诺·玛斯,他就是史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的翻版,能写歌能唱歌,前辈23岁第一次染指“格莱美”,“火星”玛斯25岁,所以此时获得“格莱美”嘉奖正是时候。他不同于贾斯汀-比伯的Teen-pop,从现场表演即可看出,他的唱功了得,他也不同于凯蒂-佩里的流行舞曲,从与B.o.B以及Cee Lo Green合作的歌曲来看,他的创作能力超强。他靠的就是这种左右逢源的精灵,既有自己的作品提名,又有与人合作的作品入选,既有演唱提名,又有创作提名,如此全才,就是美国流行乐坛未来的超级新星。新意的一个标准就是打破常规,虽然是复古灵歌,但布鲁诺·玛斯绝对不落窠臼,他与Cee Lo Green合作的《F**K You》未经任何商业推广就瞬间成为热门金曲,此人乃新一代圣手。
每一届“格莱美”结束后都会有不断话题,2011年的话题是泰勒-斯威夫特引起的争议,2012年的话题是“门廊之火”引起的讨论,但不管如何,“格莱美”是一座值得人关注的奖项,他们的传统与标准虽然难以摸透但总能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在音乐工业日渐萎靡的当下,“格莱美”的存在意义远远超过了音乐奖项,这更是一个工业的缩影,一届成功的“格莱美”绝对不是红地毯加颁奖礼,其中有无数隐形的环节未能为人所知,而相比于获奖明星而言,对于这个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也是幕后的工作人员们,其实在两个小时的颁奖礼之前“格莱美”已经颁出过无数“小奖”,这些奖都是嘉奖工业里的从业人员的,做到如此专业全面的,也只有“格莱美”。 [3]
尼尔·杨
尼尔-杨终获格莱美这些老将中,来自加拿大的民谣传奇尼尔-杨是第一次在格莱美奖中有所收获。现年65岁的尼尔-杨此前曾多次得到格莱美的提名:自2006年以来,这位民谣老将先后共11次被格莱美提名,但是他的音乐类型并不符合格莱美评委们的口味。尼尔-杨在1987年的一次采访时曾公开表示自己的歌曲“不适合格莱美”,并对格莱美奖表达出自己的不屑。近两年,这位老将连续两年出席格莱美,也意味着他在态度上对于格莱美的软化。
格莱美自然不会拒绝这位老将的好意。2012年,他凭借单曲《Angry World》获得两项提名并赢得了格莱美最佳摇滚单曲。尼尔-杨在捧起格莱美奖杯后表示:“这是我第一次获得格莱美,我发自内心的表示感激。”在过去的40年,这位加拿大的作品风格历经了民谣、摇滚、Grunge、灵魂乐与乡村。专辑《Le Noise》是尼尔-杨是尼尔-杨自1969年以来的第31张录音室专辑,而加拿大专辑榜第二名与美国榜的第14名也使得格莱美的评委们无法忽视这位乐坛老将的号召力。
保罗·麦卡特尼
较尼尔-杨而言,保罗-早已多次品尝过格莱美奖的喜悦。不过麦卡特尼上次赢得格莱美奖还要追溯到39年前,当时他与披头士乐队的成员在流行乐圈所向披靡。不过自从披头士解体之后,保罗-麦卡特尼便多年未尝格莱美滋味。如今已68岁的麦卡特尼凭借由他所写的单曲《Helter Skelter》终于为他个人赢得了格莱美。
与尼尔-杨一样,如今的麦卡特尼也是格莱美的常客,自2005年以来,他总共11次被格莱美提名,但却在过去的五年中总是铩羽而归,在最终的评奖中败给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艾米-怀恩豪斯与贾斯汀-廷伯莱克。39年无缘格莱美也让这位传奇人物颇为尴尬,尽管现场专辑《Good EveningNew York》发行于2009年,尽管单曲《Helter Skelter》也选自披头士乐队的白专辑,但是格莱美还是用最佳摇滚个人表演奖补偿了这位乐坛老将。
重金属最佳表演奖这些年一直是老将的关怀场所。这一奖项被来自英国的老牌乐队捧走。乐队发行于2010年的专辑《The Final Frontier》尽管已不复当年风采,但是格莱美还是自然而然的将他们请进到历史的荣誉簿上,单曲《El Dorado》获得了格莱美最佳重金属表演奖。重金属最佳表演奖赏颁给了资历更高的重金属旗帜乐队(Judas Priest),犹大圣徒乐队也将在2012年的巡演后宣布退休。与铁娘子乐队一同竞争这一奖项的乐队包括有杀手(Slayer)乐队,麦格戴斯,与上苍的羔羊(Lamb of God),铁娘子乐队新一轮的巡演即将启程,而姗姗来迟的格莱美奖也是对这样一支传奇乐队出发前最好的奖励。 [4]
zhua曲子白渡白颗
- 参考资料